为什么一天三餐 人吃饭为什么要一日三餐
为什么要一天吃三餐?为什么一天要吃三餐?为什么要规定一日三餐?吃饭为什么要一日三餐?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餐?为什么人一天要吃三顿饭必不可少?
本文导航
为什么要一日三餐而不是二餐
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,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。
由于农业不发达,粮食有限,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。《墨子·杂守》说,兵士每天吃两顿,食量分为五个等级。第一顿称“朝食”或“饔”,在太阳行至东南方(隅中)时就餐。第二顿称“飧”或“食”,在申时(下午四点左右)进餐。对于进餐时间,古人讲“食不时不食”(《论语》)。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,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。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,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,曾怒而下令“且日享士卒”,借此犒劳将士,激发士气。
汉代以后,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。并且,三餐开始有了早、中、晚饭的分称。早饭,汉代称为寒具,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。至唐代,寒具始有点心之称。《能改斋漫录》云:“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,自唐时已有此语。”至今,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。午饭,古人曾称之为“中饭”或“过中”。
一日两餐时,人们认为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飨而始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),用过飨食,便意味着一日时间流逝。而今天人们常用“一日三餐”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,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
人吃饭为什么要一日三餐
具体原因如下:
1、实验证明:每日三餐,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%;
2、如改为每日两餐,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一半,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%。因此,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,一般来说,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。
3、还要注意,两餐间隔时间要适宜,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,影响人劳动和工作效率;间隔时间如果太短,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,就接着吃下顿食物,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,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,影响食欲和消化。
4、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~5小时,两餐的间隔以4~5 小时比较合适,如果是5~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
每天必须一日三餐吗
传统规定一日三餐,是因为两餐之间的间隔5~6小时,正好符合人的生理状态。因为食物进入胃以后,一般需4~5小时排空,经过约1小时的休息再进入工作最佳状态;若一日两餐,间隔时间太长,易出现胃肠饥饿性收缩,使身体出现诸多问题。根据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,早犊最好都安排在7点、中餐12点、晚餐6点。这样不论外出与否都不要打乱习惯,使消化器官保持最佳状态进行工作。
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的重要性
因为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,习惯了,如果一顿不吃的话肯定会不好的,慢慢的话就会导致一些身体疾病的发生,所以说要一日三餐。
一日三餐为什么不合理
一天24小时,除了我们睡觉休息的时间,将剩下的时间平均分配,就形成了一日三餐的时点。一日三餐貌似约定俗成的规则,其实暗含着身体的本能要求。
我们知道糖分是身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,而身体中糖分的储量大约为120克。身体中糖分储量每隔大约5小时就开始明显下降,会触发血糖敏感神经元发出信号,用饥饿感提示我们该吃饭了。
从减肥的角度来看。如果把所有的营养总量集中吃完而不是分三餐进行的话,虽然总量不超标,但依然会容易导致发胖。因为我们身体最多只能储备120克的糖分,再多就会转变成脂肪。如果一次吃得太多,身体中一下子接受了太多的糖分,胰岛素就要把多出的部分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,身体中真正有效利用的糖分还是只有120克。5小时后,糖分储备量还是会下降,你依然会感到饿。这个时候,如果因为总量控制而选择再饿也不吃的话,糖分储备就会一直下降,直到身体开始分解蛋白质代替糖分供能。这样就会加大蛋白质损耗,影响身体健康,进而降低身体正常代谢水平。
此外,因为强烈的饥饿感,造成到下次吃饭时,会不由自主地吃更多的食物,而且因为这时身体代谢水平降低,更容易储存脂肪,所以还是会胖。我们知道节食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对的。打个比方,如果一天中不是平均地一日三餐来饮食,那就相当于每天都在节食和暴饮暴食的循环里,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比一般程度的肥胖还要非常大。
每天吃二顿饭好还是三顿饭好
一般的人吃三顿饭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。但也有年龄较大的人吃两顿饭的。胃消化比较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