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过午不食 佛教过午不食的缘由
和尚为什么要过午不食?中医和佛教都有过“过午不食”的说法?为什么要“过午不食”?佛教戒律为何规定“过午不食”?怎样理解佛律中的过午不食?佛家为什么要“过午不食?“过午不食”有什么好处?古人为什么要“过午不食”?
本文导航
佛教为什么规定过午不食法
所谓的过午不食,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。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“不非时食”。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。这个时间就是在太阳到正中午后,一直到次日黎明,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。但是身体有特殊需要的除外(例如病人)。正中午指的不是中午十二点,是以太阳升到正中天为准。
佛教认为:清晨是天食时,即诸天的食时;午时是佛食时,即三世诸佛如法的食时;日暮是畜生食时;昏夜是鬼神食的时候。
如本法师著《佛学问答》写道: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,是故佛陀制定之:
一.食欲少,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。
二.能得身心轻安,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。
三.易入禅定(梵语dhyana)。
四.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。
五.欲得解脱(梵语vimokso),食欲必然净化故。
六.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。
持过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处,有理念而持午,人人皆可行之,持之以恒,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与利益,无有限制。
寺院为什么过午不食
不是为什么要而是这是一个自然规律而已。中医也好,佛教也罢都是讲究自然规律。其实道教也有啊,只是道教没说而已。
详细的上面两位都说了,我说最简单的把。太阳其实是早上4点左右就升起的啦,只是我们看到阳光时是太阳越过地平线,现在的人将太阳越过地平线才叫做早晨。古人的中午其实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点左右。太阳过了午时以后,大地阳气减弱,阴气开始增加,人也一样,这个时候我们的胃的消化能力开始减缓,这个时候不进食东西其实是养胃,不加重胃的负担。中医讲究的是顺应自然。
佛教嘛,现在的佛教很多东西其实是吸收道教的东西,然后说给大家听,还说是自己的。因为佛道追求的目的不是一样的,佛讲的人,人的前世今生,事在人为,但是你将【人】+【为】=什么,不就是一个【伪】字嘛,所以说,干嘛说佛教是虚伪的。
道教基本都不讲人的,道教讲的是自然之道,追求的羽化境界,羽化而上登极乐。追求的长生不老与自然齐寿。
我们经常说道理,道理,干嘛不说佛理,佛理呢。可想而知了,是先有道,后有佛,要不然就不是说道理了,而是说佛理了。中国文化可不是包括佛教,佛教跟基督、伊斯兰教都是外来物种,学国学别走 歪路。
佛教为什么一个月当中十天素食
了解佛教戒律的人一般都知道,佛教戒律规定出家的比丘必须在规定之时间内进食。这个时间段呢,就是从早上到中午。过了这个时间段,也就是在过了中午之后,一直到第二天黎明,都不能再进食。这条戒律被称为“不非时食”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过午不食”。“过午不食”在佛教中也叫做“斋”,所谓“持斋”就是说受持斋法而不违越。如果在规定时间外进食,佛教称之为“非时食”,这是戒律所不许的。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身体有特殊需要的人(病人等)。那么“过午不食”的“午”到底是什么时候呢?按照现代人的观点,“午”就是12点。但古代没有时钟。因此他们计算中午的方法有所不同:在阳光下立一根棍子,当影子到达正中,就是正午时分。“过午不食”,要到第二天黎明才能进食。那么何时才算到了黎明呢?佛教也是有规定的,黎明就是“明相现时”。什么又是“明相”呢?佛教所谓明相,其实并没有具体时间,以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的掌纹为准。这么一条限制吃饭时间的戒律是怎么来的呢?这个啊,在佛教的律部里有制定这条戒律的缘由。说是有个叫“迦留陀夷”的比丘,某天傍晚天快黑了,才穿好衣服手持钵盂出门入城去乞食化斋。“迦留陀夷”这是梵语,翻译过来就是“黑光”的意思。顾名思义,其人异常地黑,估计跟黑炭有的一拼。就是这粗黑的面貌给他闯了祸。他进城时,天昏地暗,风雨欲来。他信步走到了一位长者家门口化斋。那个时侯长者的夫人已经怀有身孕,听见有比丘在门外乞食,就亲自端饭出来施舍。然而迦留陀夷比丘面色极黑,加上大雨将至,天空乌云密布,电闪雷鸣。长者夫人出门看到闪电照在比丘粗黑的脸上,顿时惊恐万分,大呼是鬼。嘴里不停地念叨,“遭了,我见鬼了,见鬼了”。长者夫人受了惊吓,伤及胎儿,腹中胎儿一会儿就流产死了。比丘回到住处,悔之莫及,愁闷不欢。于是世尊召集众比丘,告之“行道之要法,应当一坐而食”,方能“身体轻便,心得开解”。于是定下“日中而食,不得过”的规矩。刚开始出家修行的人,过午不食,身体会有一些不适应,不过慢慢也就好了。佛教认为持斋也是一种减少个人欲求的修行。当然,在家修行的人不用跟出家人一样,持守八关斋戒就行了。除了在受持八戒的特定的日子之外,正常休息,正常吃饭就行了。
佛家哪几天过午不食
佛陀所说的过午不食是为了怜悯地狱道与饿鬼道的众生。因为地狱道与饿鬼道的众生是在午后进食的,但因为福报的原因,有些众生是无法吞咽的,像饿鬼道的众生,嗓子眼比针尖还细,喝水成火,吃食成炭,所以无比痛苦,而且人间道的众生在吃饭的时候,碗筷碰撞之声、食物的香气他们是都会听到闻到的!因此佛陀才提出过午不食的!
佛教过午不食的缘由
因为佛教认为:清晨是天食时,即诸天的食时;午时是佛食时,即三世诸佛如来的食时;日暮是畜生食时;昏夜是鬼神食的时候。
增一阿含经》记载了关于“过午不食”整件事的来龙去脉:
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时,对弟子们说:“我恒一坐而食,身体轻便,气力强盛。”所谓一坐食就是吃一顿饭,佛说这时他的养生之道,希望诸比丘也学他这样做。以跋提婆罗为首的阿罗汉回复:“我们少吃一顿饭身体就没力气。
”佛说:“那你们可以化一次缘,分两次吃。”跋提婆罗等人说:“我们受不了。”当弟子拒绝佛陀的提议时,“世尊默然不报。
扩展资料
过午不食的好处:
一、食欲少,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。
二、能得身心轻安,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。
三、易入禅定。
四、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。
五、欲得解脱,食欲必然净化故。
六、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过午不食
道家为什么提倡过午不食
我想对于减肥人士来说,应该很熟悉这句话吧,“过午不食”,但是要做起来是很难的,一日三餐已经是我们多年来的习惯,想要改变还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,那么“过午不食”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?
最早的时候,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定制的饮食规律,它的正确的说法是不允许在规定的时间之外吃东西,那这是时间就是指太阳从正午开始一直到次日的黎明,都是不允许吃东西的。佛陀认为过午不食有以下这些好处:
1,吃的越少,可以减少男女之间的性欲。
2,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,让肠胃得到休息。
3,容易进入禅定。
4,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修行。
5,要想得到解脱,就必须首先减少食欲。
所以说过午不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饮食方式,可是我们现代的人都有吃晚饭的习惯,其实吃完饭也是很多疾病发生的一个诱因,所以说晚上饿了,如果能够坚持的话,最好是不吃东西,这样对身体才是有益的。
在我们现代的中医上,也认为说过午不食,那这个“午”就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,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要吃东西了,有些人说那肚子饿怎么办,那么你可以吃些水果,喝些果汁是允许的。
在古代,如果一个人吃晚饭,会被认为是放荡的行为,是不规矩的行为,甚至官府都可以不让你参加科举考试,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找不到媳妇,而且还会影响到你的买卖。
在现代生活中,我们虽然说做不到过午不食,但是我们要尽量做到晚上不吃宵夜,不要吃的太饱,多参加户外锻炼,这也是一种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