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寒用3个方法能暖回来
随着冬季的到来,气温开始逐渐降低,我国一些比较偏北的地方,更是天寒地冻。寒冷的天气给人们带来了不便,更是让不少体寒的人提心吊胆。
体寒是万病之源,会降低机体免疫力。研究认为,体温上升到比正常体温高1℃时,免疫力就会增强5-6倍。体寒是由于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交错而引起的症状,常见因素有不爱运动、不注意保暖、饮食不调等等,手脚冰凉、易感冒、疲劳乏力、舌苔发白、腹泻、下肢水肿、女性月经不调、夜尿多等是体寒主要的症状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女性更是体寒的常见人群,因此,我们要学会调理身体,让身体暖起来。
中医看体寒
中医认为,体寒是由于体内阴气过剩,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减弱,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造成的。寒邪淤在体内,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,导致不断堆积脂肪,但毒素却排泄不出去,因此造成了寒性体质。
从中医的角度看,体寒是是身体出现这3个问题的表现:
1.血虚
血虚即血液亏虚,是脏腑、经络、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种现象。血虚的症状,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、舌苔颜色淡、手脚冰冷、心悸、失眠多梦等。血虚多数是因为饮食不调、劳累过度、郁郁寡欢、失血过多、久病不愈等原因造成的。只要补气养血,就可以改善体寒的情况。
2.肾阳虚
肾阳虚是肾虚的一种,指肾的阳气虚弱。阳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,阳气不振,就难以祛除寒邪,进而湿气侵袭,以致血运不畅,从而出现腰腿冷、手脚凉、畏寒怕冷、易疲劳、腰酸背痛、精神不振等体寒症状。对于男性来说,还容易导致行事功能障碍,容易患前列腺炎等。
3.气郁
气是身体里所有生命活动的动力,气郁说明气在体内的某个地方打结了,无法流通,这就会造成胸闷、腹胀、食欲减退、失眠等体寒症状,还容易引起多种疾病。
体寒的危害
由于现代生活压力大,许多人养成了熬夜、暴饮暴食、抽烟、喝酒等不良习惯,因此寒性体质的人也越来越多。体寒的人,身体免疫力降低,容易给各种细菌和病毒可乘之机,引发肥胖、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癌症等多种疾病,威胁生命健康。
让身体暖起来
头部、肩颈背部、口鼻、前胸和腰腹、腿脚等是最容易受寒气侵扰的部位。特别是随着冬天的到来,一些人“不要温度要风度”,更是容易造成体寒。
应对体寒,中医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。比如:
1.姜汁泡脚
将洗净的生姜剁碎之后放入泡脚水泡脚,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,同时还能够滋补肾脏。
中医认为,“寒从足下生,病从寒中来”,因此足部保养对于体寒的人也非常重要。生姜性温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风寒感冒,防治咳嗽等。
2. 艾灸太溪穴和关元穴
——太溪穴是肾经的大补穴,中医认为太溪穴具有“滋肾阴、补肾气、理胞宫”的功效,对体寒的人很有帮助。常按摩太溪穴可以治疗手脚冰冷、月经不调、支气管炎、便秘等。
——关元穴所在的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丹田,是“男子藏精,女子蓄血”之处,常按摩可以补肾壮阳、理气和血、调理月经。
3.避免食用寒凉食物
体寒属于寒性病证,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,白萝卜、芹菜、莴笋、绿豆、海带、苦瓜等都属于寒凉食物。体寒的食用寒凉食物会加重手脚冰凉的症状,因此不宜食用,而应选择温中、助阳、散寒的食物。